大豆目標價格是保護性價格。當市場價格低于大豆目標價格時,啟動目標價格補貼,政府通過補貼保障農民基本收益,穩定大豆生產。當市場價格高于大豆目標價格時,不啟動補貼。 大豆目標價格由國家按生產成本加收益,每年制定一次,于播種前公布。試點地區執行統一的目標價格。2014年大豆目標價格為每噸4800元,2.40元/斤。
補貼對象為全省范圍內大豆實際種植者(包括農民、企事業單位等)。實行種者有補、多種多補、少種少補、不種不補。
補貼標準根據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和全省大豆產量測算補貼資金總額。然后按照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和全省每畝平均單產確定全省每畝平均補貼標準,補貼時依據實際種植面積進行撥付和發放。
大豆價格由市場形成。大豆市場價格由國家實行分省確定。國家在我省直接增設價格監測點,采取向國家直報方式獲取市場價格數據。我省自行采集的監測數據只作為我省掌握市場價格情況和向國家提出全省平均市場價格建議時使用,國家不作為定價依據。
補貼發放方式:次年4月底前,中央財政將補貼資金以專項轉移支付方式撥付到省;次年5月15日前,省級財政根據各縣大豆實際種植面積和每畝平均補貼標準,通過開設的補貼資金專戶將補貼資金直接撥付給縣(市、單位);次年5月底前,由縣(市、單位)根據實際種植面積和每畝平均補貼標準,通過糧食補貼"一折(卡)通"將補貼資金足額兌付給實際種植者。
關于認定審核工作,按照部署安排 ,市縣要組織做好大豆實際種植者和實際種植面積的調查認定、補貼資金兌付到戶及補貼公示、檔案管理、監督檢查等工作。在實際種植面積核實上,可采取農戶申報、村級核實、鄉鎮復核,縣級確認上報,省市抽查確認等環節,確保面積核實準確。
補貼資金專戶實行封閉管理。建立補貼公示、檔案管理、監督檢查制度,公布監督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依法懲處騙取補貼等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