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3d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早秈稻最低收購價調整對我省糧食市場影響的分析
來源:
時間:2016-08-02

  【編者按】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是國家對糧食市場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對稻米生產、流通和價格等方面都有明顯影響。今年,國家將早秈稻最低收購價確定為133 元(每 50 公斤,下同),比上年下調 2 元。這意味著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 12 年來,國家首次下調主糧品種最低收購價。省糧食局就政策調整對我省糧食市場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現予以節選編發,供參閱。
  我國從 2004 年起實行稻谷最低收購價 。2008—2013 年,國家連續 6 年提高 稻谷最低收購價格,累計漲幅達到92% 。 2014 年以來,隨著國家著手調整農產品最低收購價和臨儲政策,稻谷最低收購價上調幅度被逐步壓縮。 2016 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由 上年的135 元 /50 千克(下同) 下調至 133 元,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維持上年水平。 根據國家有關政策,我省不納入國家稻谷最低收購價預案執行地區,是否執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由省政府決定。2004 年,經省政府批準, 省有關部門印發了《廣東省秈稻谷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因歷年省內稻谷收購價均高于最低收購價,預案從未啟動。今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政策調整,既有對于稻谷市場的直接影響,也釋放了國家下一步改革信號,對我省糧食市場總體有利,但也有一些方面需要引起注意。
一、政策調整帶來的有利影響
  (一)有利于優化稻谷供給品種結構。大米是我省口糧消費主要品種,每年消費量約1600 萬噸(折合稻谷,下同),占口糧消費的 88% ,其中,早秈稻僅占口糧消費的 31% 。早秈稻生產以普通品種為主,除少部分用于口糧消費以外,大量用于工業用糧和飼料用糧。近年來,由于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養殖規模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玉米、大麥、高粱對早秈稻飼用需求有擠兌作用,早秈稻需求持續低迷。另一方面,我省晚秈稻種植品種 75% 為優質稻(含國標、省標優質,以及外觀一級以 上品種),品質和口感更適應百姓消費需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農產品消費升級,高檔優質的晚秈米將進一步受到市場追捧。國家降低最低收購價稻谷價格,將會促進拉開稻谷品種價差,釋放出 “ 優質優價 ” 的市場信號,與市場需求變化趨勢一致,對早秈稻價格產生向下牽引作用。早秈稻與晚秈稻、普通稻與優質稻市場的分化發展將引導農戶調整種植結構,減少早秈稻、普通稻種植面積,增加晚秈稻、優質稻產量。從而,促進糧食種植結構與市場消費結構有效對接,更好地適應個性化、差異化的消費升級,化解過多的早秈稻庫存,為市場建立新的供求平衡關系提供有利條件。
  (二)有利于立足國內采購糧源。近年我省稻谷總需求的 1/3 需要通過省外采購解決,每年采 購總量約為 500 萬噸。 2012 年以前,由于國產大米價格總體低于進口完稅價, 省外采購稻谷基本通過國內市場解決。 2012 年以來,全球糧食產量持續增加,供求形勢比較寬松,國際市場糧價整體處于下行通道;而國內糧食價格受成本上漲推動和托市政策支撐等影響,整體保持穩步上升的態勢,國內外糧食價差擴大趨勢明顯。加上國產大米遭受重金屬超標問題 困擾,進口大米需求逐年增加。前期我省進口的越南、巴基斯坦大米以中低檔品為主,品質較差,主要用于制作米粉、釀酒和飯堂配米,用途與國產普通早秈米類似,主要擠占早稻市場;近年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家大米品質優化,性價比較高,進口大米進一步擠占國產中高檔大米市場。隨著大米進口大幅增加,我省從國內產區采購稻米數量呈總體下降趨勢。至 2015 年 ,我省接近一半的外采稻米通過進口解決。國家下調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后,國產稻米價格將向下運行,國內外大米價格將有所拉近,進口大米的價格優勢將減少,進口量將逐步受到抑制。同時,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系列政策實施,國產稻谷不僅在數量上滿足自給需要,而且將在品種上、質量上更加適應市場需求,我省稻米采購將更多地轉向國內市場。這將有助于我省貫徹口糧 “ 以我為主 ” 的國家安全戰略,降低糧食供給的國際依存度,立足國內市場解決 所需糧源,確保口糧絕對安全,提高保障區域糧食安全的主動權。
  (三)有利于糧食收儲工作的順利開展。我省稻谷年產量 1000-1100 萬噸,早秈稻占一半;稻谷年商品量400萬噸左右,其中早秈稻約占6成。雖然我省不屬于國家稻谷最低收購價預案執行地區,但是由于省內收購價格與主產區收購價格相關性強,歷年稻谷收購價格走向緊跟國家最低收購價調整步伐,并一直在最低收購價上方運行。近 5 年省內早秈稻收購價格呈逐年小幅上漲態勢,平均漲幅約 4% 。今年,國家將早秈稻最低收購價下調 1.48% ,收購價剛性上漲局面將改變。目前,省內市場新糧已陸續上市,普通早秈稻谷市場價格 135-138元,同比基本持平。隨著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優化,早秈稻優質品種覆蓋率將進一步提升;各級政府增加優質稻和成品糧收儲,減少常規早秈稻收儲比重,預計省內各類糧食經營主體入市收購更加活躍。同時,政策調整后,外省稻谷采購價將回落,新舊糧價差有望縮小,各級地方儲備糧采購入庫成本將下降,儲備糧貸款資金及貸款利息將相應減少,儲備稻谷輪換難度有望減輕,對于我省年內落實地方儲備糧增儲任務無疑是一項利好。
  (四)有利于糧食加工產業的健康發展。近年,國內產區和銷區、原糧和成品糧價格倒掛,對糧食順暢流通和企業生產經營造成嚴重影響。我省大米加工原糧主要來源于國內糧食主產區,近 5 年,產區稻谷價格漲幅比省內大米批發價格漲幅高 4 個百分點左右,市場“稻強米弱”格局持續,稻谷價格偏離市場導向。稻谷加工企業不能以合理的價格買到原糧,加工成本被抬高;也不能以合理的價格銷售成品糧,利潤空間被壓縮;導致經營困難,部分減產限產,有的甚至破產關閉。國家調整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及實施相關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后,政府直接掌控的糧源減少,市場自行調節的糧源增加,糧價將逐步由政策市走向市場市,未來稻米市場存在全品種降價的可能。中下游稻谷加工產業原料成本下降,企業經營壓力減輕,利潤率有望提高,入市采購的熱情將被提振,產業利用率將逐步回升,全產業鏈條將逐步暢順。
二、政策調整后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糧食自給率有可能下降。此次國家下調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是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近 12 年以來首次下調主糧品種價格水平,加之此前玉米政策調整導致市場玉米價格大幅下跌,農民將觀望下一步國家政策調整對于種植稻谷收益的影響。從2016 年情況看,我省早秈稻意向播種面積1343萬畝,連續多年保持基本穩定,未出現大幅調整跡象。從中長期看,隨著早秈稻市場行情逐步走弱,播種面積可能出現萎縮;同時受耕地等自然條件限制,晚秈稻產量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糧食自給率有進一步下降的風險。
  (二)糧價波動幅度有可能擴大。鑒于玉米臨儲收購政策取消后價格大幅下跌;市場普遍擔憂,早秈稻最低收購價下調后,稻米價格重蹈玉米的先例。另一方面,今年國家繼續實行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政策執行期內將保證稻米價格向下運行的空間不大。預計政策執行期內和期外稻谷價格差將擴大。此外,隨著稻米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供求變化對于市場價格的影響將更加敏感,這也將導致未來我省稻米市場價格波動幅度擴大。
  (三)政府糧食安全責任必然更重。下一步,國家繼續改革完善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為了促進農民增收、保障稻谷產量不出現大幅下跌,必然要強化地方政府在發展生產、穩定價格、消化庫存等方面的主體責任。我省是全國最大的糧食銷區,各級政府必將有更多的責任與擔當。



附件:

分享到:
  • <fieldset id="qejmy"><var id="qejmy"></var></fieldset>
    <samp id="qejmy"><tfoot id="qejmy"><input id="qejmy"></input></tfoot></samp>
    <menuitem id="qejmy"><dl id="qejmy"></dl></menuitem>
    <samp id="qejmy"><dl id="qejmy"><label id="qejmy"></label></dl></samp>
  • <fieldset id="qejmy"></fieldset><td id="qejmy"></td>